栏目分类
新闻动态

当前位置:飞艇的飞行原理是什么 > 新闻动态 >

热点资讯

陈光怒斥杨勇不拦截日军运粮车,杨勇:拦啥,放人家一条活路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0:01    点击次数:69

1938年夏季,日本军队计划跨越黄河向西推进,其战略目标明显指向延安,企图通过占领这一关键地区,进一步控制中国西北部。这一军事行动显示了日军对中国内陆的深入野心,旨在扩大其在华的影响力。

负责这次行动的是日本陆军第108旅团的指挥官山口少将。他自信满满地宣称,能够迅速达成作战目的,并带领指挥所进驻了离石地区。各部队也已部署到位,随时准备向我军发动攻击。

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接到了消灭这股敌人的命令。团长杨勇接到任务后,立即带领侦察人员前往敌军驻地附近进行侦察。在掌握敌情后,杨勇迅速部署,在薛公岭设下埋伏,成功伏击了敌军。这场战斗共歼灭敌军运输队200余人,炸毁汽车20多辆,并缴获了大量物资。

在首次作战中,686团表现出色,赢得了代师长陈光和政委罗荣桓的充分肯定。115师特别对该团进行了表彰,鼓励他们继续努力,争取更多战功。

敌军起初过于自信,认为战斗会迅速结束,只携带了仅够三天的口粮就匆忙渡河。然而,他们万万没料到,我军行动如此迅速,直接切断了他们的补给线。这一下子,敌军的物资供应彻底乱了套,陷入了严重的困境。

与此同时,当地的县大队和游击部队也展开了对敌方的骚扰行动。由于我军已经彻底封锁了他们的补给通道,敌人不敢再轻易行动,只能选择坚守阵地,等待援兵到来。

9月18日,由于敌军增援迟迟未到,山口决定再次组织一支补给队伍。他派遣了两个小队护送一辆运粮车,计划为前线部队提供粮食支援。

陈光迅速将情报转告给杨勇。与此同时,杨勇麾下的侦察兵也掌握了这一信息。各营纷纷请战,希望能歼灭这股敌军,借此取得一场胜利。

杨勇没有立即做出决定,而是仔细思考了一番。过了片刻,他走进指挥所,对参谋们下达了明确的指示:“这次战斗我们暂时不参与,所有部队在没有接到我的命令之前,不得擅自采取任何行动,让敌人的运粮车队顺利通过。”

一名参谋满脸疑惑,快步走到杨勇跟前,急切地问道:“团长,对方人数不多,还运着整整一车粮食,这可是送到嘴边的肥肉,咱们为啥不拿下?”

杨勇沉默片刻,随即指示道:“立即将消息传达至各部队,无需过多询问。”

命令刚发出,杨勇就担心埋伏的部队会自作主张,赶紧派了通讯员去各个阵地传达他的指示。他特别强调,谁要是敢乱来,就按军法处置。

很快,敌军的补给车队驶入了686团预先布置的伏击区域。尽管机会就在眼前,但全体官兵严格遵守杨勇的指示,没有采取任何行动,任由这支运输队安然通过。这种策略性的放行,既展现了部队的纪律性,也为后续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
343旅对为何放弃如此有利的伏击机会感到困惑,随即发报询问原因。与此同时,陈光也得知杨勇让敌人的补给车队逃脱了。

他对战局安排感到困惑,绕过了343旅,直接发电报给杨勇,质询为何不抓住机会开战。

杨勇立即回复:“这点运粮的车辆,不值得我军动手,让他们过去吧!”

陈光接到电报后,顿时怒火中烧,立即回电强调,部队绝不能滋生自满情绪,否则必将导致失败。他特别提醒杨勇,我军游击战的精髓在于通过多次小规模胜利累积成最终的大胜,必须深刻理解这一原则,切忌盲目选择战斗。

第二天清晨,陈光意外收到一份前线消息:杨勇的部队成功突袭了一支日军运输队。他们精准埋伏,一举摧毁了18辆满载通讯设备、弹药和其他物资的敌军车辆。战斗中,所有敌方人员被歼灭,我军目前正在清点缴获的战利品。

陈光接到电报时,还以为自己看错了内容。直到参谋人员明确告诉他,这确实是刚收到的消息,他才意识到事情的真实性。就在前一天,他还严厉批评了杨勇没有拦截粮车的失误,没想到今天竟然传来了大胜的消息。

他马上给杨勇发了电报,想了解战斗的详细情况。杨勇这才向陈光说明了自己的行动策略,其实是为了诱敌深入。

杨勇推测敌军物资严重匮乏,昨天派遣的运粮车队并非紧急需求,而是带有试探性质。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侦查我军伏击点的位置,同时评估我方是否已部署足够的兵力进行伏击。

杨勇分析,对方在侦察过程中未遭遇反击,极有可能随后派遣运输队运送补给。基于这一判断,他果断采取策略:故意放行敌方的物资运输车辆,制造我军尚未部署伏击的假象,以此麻痹敌人,使其放松戒备。

不出所料,山口发现运输队顺利通过,误判我军实力不足,次日便派遣18辆卡车向前线运送补给。然而,这正落入杨勇设下的陷阱。686团与友军补充团协同作战,再次成功伏击日军,取得重大胜利。


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飞艇的飞行原理是什么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